图片
► 背景:这篇内容汇总和分析了,我关于《系统论和系统科学》的书籍,共计14本,分为7个方面:1. 系统论和系统科学 - 汇总内容(2本)
2. 一般系统论 - 基础理论 (1本)
3. 大系统论 - 系统论现代发展(1本)
4. 系统科学与管理学 - 科学综合(1本)
5. 系统科学与哲学 - 哲学应用(4本)
6. 系统科学具体方法 (2本)
7. 系统技术理论(3本)
8. 书单的推荐顺序
图片
图片
系统论与系统科学 - 总论1. 《系统论-系统科学哲学》图片
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系统论的书,也是比较偏理论侧的书,从书的副标题 - '系统科学哲学'可见偏哲学思考,主要论述的内容有:其一,系统思想的溯源,包括:中西方系统思想,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,以及现代系统思想。作者从系统思想切入,思想是理论的启蒙,然后跨越时间(从古代到现代)和空间(东方和西方)以及哲学侧(马克思主义)的具体论述,视野是大宏观。其二,辩证系统观,列举了宇宙系统观,生命系统观,精神系统观,生态系统观和社会系统观,五种类型的系统以及观念,案例+理论,对系统论的观念和应用有了大概了解。其三,系统论的八大基本原理,包括:整体性原理,层析性原理,开放性原理,目的性原理,突变性原理,稳定性原理,自组织性原理和相似性原理。以上的八个特征也是系统的基本特征,作者将系统的基本特征转化为原理进行讨论,特征 ≠ 原理,特征是属性,原理是最普遍性,最基本的规律。其四,系统论的五大基本规律,包括:结构功能相关律,信息反馈律,竞争协同律,涨落有序律和优化演化律。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,规律包括原理,原理是基础的规律。作者列举了五个系统论规律,这里作者早已脱离像我一样初级的想法,根据系统论的分论-信息论,控制论等进行分别讨论,而是还原为整体讨论。这种观念是正确的,系统本就是整体,钱学森先生也不认同将系统论分为'新三论或老三论'的观念。如果非要我推荐一本关于系统观和系统科学的书,这本书是第一顺位:其一是全,覆盖了全部系统科学,其二是深,看似只讲了8个原理和5个规律,殊不知是系统科学原理和规律的融会贯通。本书的作者有两位,且都是研究系统科学的'大家':其一,曾国屛,1953年生,《超循环论》《开创复杂性研究的新学科》《自组织的哲学》其二,魏宏森,1932年生,《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》《系统科学与社会系统》《系统理论及其哲学思考》相关内容:《系统论八大原理》《系统论五大规律》《系统论八大原理看电商系统》图片
2. 《系统科学大学讲稿》图片
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影响,竟然是贵,虽然定价36,因为没货实际花了100多。那为什么还要买呢?回到当时的想法,我学习系统科学的书籍大多是上个世纪的,有好也有坏,好处是关于系统科学的书籍更理论,坏处是缺失了对系统科学发展的研究,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进步下的理论创新。这本书是作者在2007年的著作,并且覆盖的内容比较广泛,是一本比较'先进' 和 全面地普及系统科学的书,其基本内容包括:其一,系统的概念,结构,环境,功能,属性,形态和状态,分类和模型,系统与信息等。这部分从系统的基本概念/范畴,普及了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,这种视角在理论的具体实践中是需要的,例如,系统的分类,状态(开放系统,封闭系统等)结构(非线性结构,耗散结构等)相关内容:《多学习-横断科学的基本范畴》中包含了对系统分类,状态,结构等基本概念的应用。其二,系统科学的理论:运筹理论,控制理论,博弈理论,模糊系统理论,灰色系统理论,他组织和自组织理论,非线性动态系统理论,耗散结构理论,协同学,突变理论,分形理论,混沌理论,超循环理论,复杂适应系统理论,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,复杂网络理论。(共计16个理论)从以上众多的理论,可见其覆盖的范围之广,在我的理解层面,基本覆盖了目前已经明确定义的理论。相关内容:《复杂巨系统-淄博烧烤》应用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,《协同论看企业协作软件》应用了协同学理论,《数据控制论-数字中国》应用了控制理论,其三,系统工程,系统动力学,软系统方法论,按照钱学森先生关于系统科学的金字塔结构理论,以上三个都属于系统科学中的系统分析,系统技术层,也是可以直接应用在特定范围的技术。相关内容:《复杂巨系统-淄博烧烤》应用软系统方法论,《系统动力学看PNES模型》应用了系统动力学,《系统方法论》分析了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,作者 - 苗东升(1937-2020)我国系统科学领域资深学者,钱学森研究专家,《复杂性管窥》《钱学森哲学思想研究》《系统科学辩证法》实事求是地说,这本书也值得买,是一本普及系统科学基本知识的书,比较像工具书,对很多理论有大概的了解,如果再有兴趣,可以再深入研究专业领域的书。图片
基础理论 - 一般系统论..1. 《一般系统论-基础 发展和应用》图片
这本书是贝塔朗菲在1968年的著作,从1924年他就开始多次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思想,中间历经了40多年,可见学者对于学问的研究是一场持久战,尤其是重要的学问,参与的学者越多,经历的时间越久。本书包括的内容有:其一,一般系统论的含义,封闭和开放系统,信息和熵,因果性和目的论,教育方面领域的一般系统论。从这个部分看,内容很散,乱和杂,有系统状态,有与信息关系,有属性,还有专业领域应用。但逆向思考,作者开篇就大开大合,要想到背景,他写这本书时,已经研究系统40多年了。其二,系统若干概念及数学描述,包括:概念,生长和竞争,整体性,机构化和中心化,果决性及类型,与科学的同一性。这部分可见作者在'原著'中提出很多新概念,但在后来发展中逐渐消失的概念,如,机构化和中心化,果决性等,这种消失现象值得思考。其三,一般系统论进展,看作物理系统的有机体,开放系统的模型,生物有机体,是作者研究系统的重要领域,于是很多内容方向,他的侧重方向都是生物领域。其四,生物学中系统论问题,人类科学中的系统,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的系统,系统论在三个领域的应用,除了生物领域,没想到作者的兴趣是在人类科学,心理学和精神病学。对比钱学森先生,他也对人类科学很感兴趣,还有工程学和中医科学,学者对于理论的应用领域的研究,这种对比很有趣。相关内容:《综合集成方法论》中提及钱学森先生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研究,即系统论在人类科学领域中的应用。其五,范畴的相对性,范畴是一个科学研究最重要,最基础的内容,关于系统论或系统科学的范畴化,是我一直想研究的内容,重新读这本书,才发现这里有过讨论。相关内容:《多学习-横断科学的基本范畴》中提及了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,以及逻辑体系。备注:这本书除了本身的意义,还有一层,即其他科学的原著需要研究,例如,信息论 - 香农的《通讯的数学原理》《噪声下的通信》,控制论 - 维纳的《控制论》,耗散结构 - 普里戈津的《耗散结构》和 哈肯的《协同学》这些经典理论的'原著'是需要读的,只不过我建议放在对系统科学有全局的认识之后再读,这些书太偏理论,且都是翻译本,有些难免晦涩难懂。但是,有了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全局认识,且在一定领域的实践经验,再返回阅读'原著'时,会很有启发,有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。图片
大系统论图片
这本书很值得推荐,我很庆幸自己可以看到这本书,其一,作者不太出名,时间不太早-1985年,原本大概率不在我的阅读范围内,其二,书名是-大系统论-预测决策管理方法,内容很不相干,以上两个原因决定了我与这本书的缘分是很偶然的。其一,系统与大系统,基本要素,信息特征,大系统的层次。对比了系统与大系统,以及普及了系统的基本概念。其二,大系统的运动域,能力素,事件系,态势场,以及大系统发展过程。这部分是重点,作者提出了四个新概念:域,素,系,场,并且将四者建构为整体,形成了一套可分析可应用的理论。其三,模拟和预测方法,信息系统,决策空间和过程,大系统的一般决策,对抗决策。作者不仅创建了新的概念和理论,并且还将理论应用在一个重要的领域 - 决策领域,不得不佩服。并且,预测和决策,这两个重要概念,在大数据时代,软件系统中也有重要应用,我一直苦寻理论支撑,结果却在这里发现。其四,管理系统,心理系统,管理效率,作者发展了新理论,应用在决策领域,并且应用在具体实践场景中 - 管理领域。其五,人工大系统的设计,作者在最后还不忘告诉读者,如何建构大系统。推荐原因:其一,作者创新性地发展了系统论,提出了新概念,新的理论框架,厉害至极。其二,作者提出的新概念,其中有些概念的应用可以延续到现代互联网的技术领域,这才是检验概念和理论最好的试金石。相关内容:《大系统论》《大系统论看飞书VS钉钉》图片
图片
系统科学 与 管理学图片
这本书有它的特别意义,我是从这本开始意识到系统论的重要性的,当时原本只是想看一些关于管理和领导的知识,却意外发现了系统论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,也开启了我对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研究之路。其一,系统科学的理论,一般系统论,信息论,控制论,耗散结构理论等,其二,系统科学方法,系统方法,控制论方法,信息方法,其他理论方法等,其三,领导系统,以及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关系,作者对领导系统论述的视角,也是大系统的视角,即领导系统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,受到大系统的影响。其四,领导系统的信息系统,控制系统,耗散,结构和突变,组织管理,动态特征等。备注:此外,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意义是系统科学,作为横断科学在其他科学中的应用,系统科学与管理学,系统科学与生物学等。相关内容:《系统思想与领导系统》《领导系统3》《领导系统2》《领导系统1》图片
图片
系统科学 与 哲学1. 《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》图片
对比其他两本关于系统科学与哲学关系的书籍,这本是系统性论述的书籍,作者主要讨论了自组织相关内容的哲学思考。其一,自组织与系统演化,基核,涨落,奇点,分歧等,这部分内容可以对自组织理论有基础的认识,但不建议在没有对耗散结构,协同学,突变理论认识的基础前阅读,以上三个理论组成了自组织理论。相关内容:《从系统科学看神策系统》中我分析了九种基核:增强回路,成长上线,关键转折点等等。其二,系统整体性,研究,突变,涨落与哲学的关系,这部分就是自组织理论与哲学的关系。2. 《系统理论中的科学方法与哲学问题》图片
本书是文集,即多篇内容的集合,其中有几篇内容是我喜欢的:其一,系统思想,系统科学和系统论,作者是钱学森,也是最著名的论述三者关系的文章。其二,系统理论在国民经济中运用,其中提到了霍尔《系统工程方法论》的三维系统工作模型,在《复杂巨系统-淄博烧烤》中有应用。其三,8,9,10,11,12,13的文章都与信息相关,包括信息论,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,基本问题等。3. 《系统科学的哲学探讨》图片
这本也是文集,其中我感兴趣的内容有:其一,系统科学和唯物辩证法,其中介绍了系统科学的金字塔结构《系统科学金字塔结构》,以及与系统科学与辩证法的关系《系统方法论》系统论丰富了辩证法,运动观等。其二,系统规律与辩证法规律和矛盾规律,其三,科学解释和发现的认知控制机制,这与《科学发现和研究方法》相关。其四,结构论要,其中重点介绍了结构范畴,以及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《结构范畴》。其五,信息与认识的对象,动力和模式,信息与人脑的认识建构,论述了信息论,控制论与认识论的关系,很有意义。4. 《从哲学看控制论》图片
我并不建议初学者阅读本书,本书只讲控制论,且是控制论与哲学的关系,在没有系统科学全面认识,以及与哲学认识的基础,本书不太好读。其一,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控制论理论,其中我感兴趣的是:控制论的基础以及各个范畴(但事实有些失望,没有理解具体内容)其二,控制论方法与其他科学方法,模型,行为,因果等,其三,人类社会中的控制论,以上也是认识控制论(理论)的两种好的场景:与其他科学关系,以及理论的应用。图片
科学科学-方法1. 《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》图片
从这本书开始,理论逐渐向方法和技术靠近,距离实践和应用更近。本书是系统科学初级爱好者最适合看的书。作者是魏宏森,也是开篇书籍的作者,在很多关于系统论或系统科学的书籍中总能看见魏老师的名字,足以见证他在系统科学领域中的地位。其一,一般系统论,通讯系统,控制系统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,以及三者的关系。作者普及了老三论的理论及发展,尤其还论述了三者的关系,这里解决了我很多疑惑,也使得对系统论的认识更整体。其二,系统科学方法的内容及特征,系统方法,信息方法,反馈方法,功能模拟法等。理论对应方法,可以研究理论是如何产生方法的,以及方法的发展和延生,如,功能模拟法(在人为-软件系统中应用)是控制论方法的代表。《科学研究:模型,模拟和仿真》2. 《系统科学的结构与方法》图片
本书的内容比较杂:有认识方法论,哲学思考,系统的功能行为,以及信息论和控制论,还有思维,语言,科学与逻辑系统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